“气”在人体的重要作用 在中医学上是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被视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运转、体内物质运输、传递和排泄的基本推动能源。俗话讲的“断气”表明一个机体的死亡,没了气就没了命,关于气,我们生活里的日常语言就更多了,“受气”“生气”“没力气”“中气不足”等,它的生理功能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
1、促进生长发育; 2、推动机体的新陈代谢; 3、推动脏腑运动; 4、推动物质运输。 当这些运动发生变化或者失常时,也就是“气”不好好工作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生病,表现出“气滞”、“气郁”、“气逆”、“气陷”等症状。 “气滞”——就是气的运动不畅,出现的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胀痛。根据气滞的部位不同,出现的胀痛部位也就不同了。比如:月经引起的小腹胀痛,这是典型的气滞引起的妇科疾病。 “气郁”——指的是气结聚在内,不能通行周身。如果气郁结在内,不能正常运动,我们人体脏腑的运转,物质的运输和排泄都 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如:胸闷憋气、妇女冬天经常会感到手脚冰冷,其实就是气运行不畅所导致的,所以,冬天一定要多吃多运动才能保证气血的正常运行。 “气逆”——指的是体内上升太过、下降不及给人体造成的疾病。气在人体中的运动是有升降有序的,上升作用能保证将体内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头面,维持各脏器在体内的位置;下降则是使进入人体的物质能自上而下的依次传递,并能将各种代谢物向下汇集,通过大小便排出体外。 如果上升作用过强就会出现头部过渡充血出现头晕头胀,面红目赤,倒经(月经从鼻孔流出),头痛易怒,月经过多,两肋胀痛,甚至昏迷、半身瘫痪,口角歪斜等症。下降作用过弱则会出现饮食传递失常出现泛酸、恶心、呕吐、等症。 “气陷”——和“气逆”正好相反,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上升不足则会导致头部缺血缺氧或灸脏腑不能固定在原来的位置出现:崩漏、头晕、健忘、眼前发黑、精神不振等症;下降太过则会导致食物的传递过快或代谢物的过渡排出,从而出现腹泻、小便频数等症。 “血”在人体的重要作用
血对人体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滋养,它携带的营养成分和氧气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血对女人来说更加重要 了,血充足,则人面色红润,肌肤饱满丰盈,毛发润滑有光泽,精神饱满感觉灵敏活动也灵活。因为血是将气的的效能传递到全身各器脏的最好载体,所以中医上称“血为气之母”,又称“血能载气”。 艾灸具体如何补血益气 通过学习现代医学可以知道,血是从骨髓产生的,中医里提出“肾主骨生髓”,尤其针对女性的贫血症状,可以灸与肾有关的穴位,如肾俞穴、三阴交、血海等。 1、肾俞穴 肚脐正对着背后脊柱骨下面的凹陷处,为命门穴,命门的两侧旁开1.5寸的位置就是肾俞穴。伸出我们的手掌,并拢手指,食指到小指的宽度就是相对于你身体的“同身寸”——3寸,把手掌中点放在命门穴上,手掌两侧的位置就是肾俞穴。 2、三阴交 位置在脚腕踝关节最高的骨头点往上3寸的骨头内侧缘,按压时有酸疼感,是女性重要的保健穴。女性朋友如果有气血虚弱、神经 衰弱、妇科病或更年期综合征等症状,灸这些穴位会比较好。 3、血海
在此基础上,如果血虚严重,女性生理期时出血量少,我们还可以灸血海,血海在大腿上,以对侧的手掌按住膝盖,虎口张开手指向上,拇指点按的位置就是该穴位。如果女性在生理期出血量大,或有功能性子宫出血,艾灸时要加“隐白穴”,效果较好。

评论